關于發布賦能藥物創新的RNA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25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
關于發布賦能藥物創新的RNA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25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
國科金發計〔2025〕212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賦能藥物創新的RNA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25年度項目指南,請申請人及依托單位按項目指南所述要求和注意事項申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25年8月8日
賦能藥物創新的RNA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
2025年度項目指南
核糖核酸(RNA)是生命起源的最初分子形式,多維度參與并調控重要生命過程。RNA研究在廣度和深度上不斷革新對生命活動基本規律的認知,已成為生命健康領域發展最為迅速的研究前沿。RNA科學突破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特別是RNA藥物新興產業正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RNA藥物具有靶向性強、成藥靶點多、治療效益高和開發周期短等優勢,是引領下一代藥物研發的主角。由于對RNA復雜動態特性及其調控規律研究不足,RNA藥物創制的底層使能技術缺乏,制約了RNA藥物創新。本重大研究計劃針對RNA藥物研發的瓶頸問題,立足RNA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賦能RNA藥物創制。本計劃的前瞻性部署實施將為我國RNA生物醫藥發展提供新機遇,確立我國在RNA研究領域的國際引領地位。
一、科學目標
面向RNA藥物創制的國家重大需求,開發精準高效、在體原位的RNA研究新體系,整合賦能RNA藥物的多模態組學數據,構建數據深度挖掘方法,實現跨尺度全生命周期RNA調控機制解析與功能闡釋;聚焦重大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關鍵RNA的動態變化特征,挖掘基于RNA的精準診療新靶點,發展RNA藥物分子智能設計方法及精準遞送策略,創新RNA藥物研發的底層使能技術,實現以“同一健康”為目標的全景式RNA藥物(如人藥、獸藥、農藥等)研發。
二、核心科學問題
(一)RNA復雜動態特性的規律解析與功能闡釋。
針對RNA種類多樣、修飾豐富、結構動態、功能復雜等特點所帶來的研究挑戰,從多學科視角揭示RNA的轉錄、加工、代謝、翻譯等全生命周期的新規律及新機制,為RNA藥物創新提供理論基礎。
(二)基于RNA的疾病精準診療與原創靶點發現。
針對重大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RNA調控網絡復雜、成藥靶點不明的難題,發展關鍵RNA的功能表征和精準篩選策略,闡明RNA調控異常的致病機理,發現重要標志物及原創靶點。
(三)突破RNA藥物創新瓶頸的底層使能技術。
針對RNA復雜性導致的基礎研究及藥物創制短板,開發高效解析和精準調控RNA分子的共性技術,發展RNA藥物設計、靶向遞送、生物利用的創新方案,為RNA藥物研發提供技術保障。
三、2025年度資助研究方向
(一)培育項目。
圍繞上述科學問題,以本重大研究計劃總體科學目標為牽引,擬以培育項目的方式資助探索性強、選題新穎的申請項目,優先支持以下研究方向:
1. 關鍵RNA功能元件解析及調控機制。
利用多學科交叉研究手段鑒定功能性的RNA元件;深入研究關鍵功能元件及相關互作因子在RNA生成、加工、代謝、翻譯等過程中的調控機制,并揭示其在重要生理過程中的功能;鑒定驅動重大疾病發生發展的RNA元件及互作因子,闡明其致病機理,為RNA藥物智能設計提供理論依據。
2. RNA驅動的重大疾病診斷和干預。
比較分析生理及病理條件下RNA動態變化特征,篩選并驗證基于RNA的高靈敏度疾病標志物;發現和表征特定RNA分子,助力重大疾病的早期篩查和預后評估;開發針對疾病相關RNA的在體降解、高效編輯等技術,精準校正致病突變或調控關鍵基因表達,服務于重大疾病的有效干預。
3. 基于RNA的病原演化規律與感染機制解析。
采用跨系統、多組學的全景研究模式,結合人工智能技術開發,系統解析病原及宿主RNA在環境、種群、個體、器官等不同尺度的數據,高效挖掘和預警新病原,闡明重要已知病原的演化與跨物種傳播規律;深入研究RNA在病原感染、宿主互作和免疫應答過程中的關鍵作用,為防治病原感染與傳播提供原創靶點和新型策略。
4. 功能RNA分子的理性設計。
從原子尺度揭示RNA的構象、能量、動力學等物理化學特性,闡明RNA折疊、互作、催化等基本原理;從頭設計并合成功能RNA分子,驗證其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特性,并探索在分子傳感、基因調控、免疫穩態維持、藥物遞送等領域的應用。
5. 跨尺度RNA數據獲取及功能解碼。
開發多尺度RNA組學及示蹤技術,解析RNA的序列、結構及修飾特征,揭示RNA功能元件的調控規律;開發多模態數據挖掘的人工智能方法,從海量RNA組學數據中提取深層特征,揭示RNA的調控功能、作用機制與進化規律;聚焦RNA藥物開發場景,智能預測并驗證具有藥物開發潛力的靶點,精準設計RNA編輯工具、藥物及疫苗。
6. RNA精準遞送與藥物創制。
揭示RNA分子堿基序列、化學修飾、骨架改造等與其翻譯效率、穩定性、免疫原性等關鍵參數的映射規律;闡明RNA載體的化學組成、內部構造、表面性質等對遞送過程的調控作用;建立適配多元化疾病治療需求的RNA藥物研制技術體系,系統評價RNA藥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代謝行為等,發展創新性RNA藥物。
(二)重點支持項目。
圍繞核心科學問題,以總體科學目標為牽引,立足研究范式創新,對于前期研究基礎積累較好,特別是與本重大研究計劃其它申請項目能夠形成學科交叉、優勢互補且對總體科學目標形成重要貢獻的申請項目,將以重點支持項目的方式予以資助,優先支持以下研究方向:
1. RNA多維修飾圖譜及調控規律。
發展高精度、定點、定量的全轉錄組水平RNA修飾檢測新技術和新方法,繪制RNA多維修飾圖譜并實現功能注釋;建立單分子RNA修飾檢測和操控技術,支持多種修飾的同時檢測及定點操控;系統識別和表征新型RNA修飾,鑒定新型RNA修飾書寫、擦除、閱讀及其調控因子;研究RNA化學修飾對在體RNA功能的影響和機制;發現調控關鍵生理及病理過程的重要RNA修飾位點,為提升RNA藥物性能提供科學支撐。
2. RNA動態結構與原位互作。
建立高通量、高靈敏度、高精度的RNA結構和互作的原位測定技術,精準捕捉RNA分子的高分辨動態結構變化過程;發展功能性RNA連續大尺度動態三維結構的新型解析方法,建立動態結構數據存儲、分析、展示的新模式;整合并模擬RNA動態結構及其原位相互作用,系統解析關鍵生理及病理過程中RNA結構動態特征及其功能關聯機制,為靶向RNA的藥物設計提供精準靶點和理論支持。
3. RNA定位示蹤與功能操控。
發展高靈敏、高分辨、低干擾的RNA分子標記與成像的新原理、新方法與新技術,實現單分子和活體水平上的RNA原位標記與動態監測;解析RNA胞內定位的調控機制,發展時間、空間可控的RNA加工、運輸、降解等代謝過程的操控技術,為藥物RNA的體內遞送及胞內代謝提供關鍵理論和技術支持。
4. RNA高質量數據集及可視化交互平臺。
建立RNA高質量數據集管理的標準規范和共享機制,研發多模態、跨尺度RNA大數據匯交存儲、審編處理和可視化交互的關鍵技術;構建我國RNA數據資源創新平臺,保障數據分級分類管理和安全共享,實現RNA大數據的高效利用,為賦能藥物創新的RNA基礎研究提供基礎設施平臺保障。
四、2025年度資助計劃
2025年度擬資助培育項目30-40項,直接費用資助強度約為80萬元/項,資助期限為3年,培育項目申請書中研究期限應填寫“2026年1月1日-2028年12月31日”;擬資助重點支持項目3-5項,直接費用資助強度約為300萬元/項,資助期限為4年,重點支持項目申請書中研究期限應填寫“2026年1月1日-2029年12月31日”。
五、申請要求及注意事項
(一)申請條件。
本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 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的經歷;
2. 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正在攻讀研究生學位以及無工作單位或者所在單位不是依托單位的人員不得作為申請人進行申請。
(二)限項申請規定。
執行《202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申請規定”中限項申請規定的相關要求。
(三)申請程序。
1. 申請人應根據本重大研究計劃擬解決的核心科學問題和項目指南公布的擬資助研究方向,自行擬定項目名稱、科學目標、研究內容、技術路線和直接費用等。
2. 本重大研究計劃項目實行無紙化申請,申請人應當按照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以下簡稱“信息系統”)中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的填報說明與撰寫提綱要求在線填寫和提交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申請書提交日期為2025年9月15日-2025年9月22日16時。
3. 項目申請人在信息系統中選擇“在線申請”—“新增項目申請”—“申請交叉科學部項目”進行項目申報。
申請書中的資助類別選擇“重大研究計劃”,亞類說明選擇“培育項目”或“重點支持項目”,附注說明選擇“賦能藥物創新的RNA基礎研究”,受理代碼選擇T03,根據申請的具體研究內容選擇不超過5個申請代碼。
培育項目和重點支持項目的合作研究單位不得超過2個。
4. 申請人在“立項依據與研究內容”部分,首先明確申請對應本項目指南中的資助研究方向,以及對解決本重大研究計劃核心科學問題、實現本重大研究計劃科學目標的貢獻。
如果申請人已經承擔與本重大研究計劃相關的其他科技計劃項目,應當在申請書正文的“研究基礎與工作條件”部分論述申請項目與其他相關項目的區別與聯系。
(四)申請注意事項。
申請人和依托單位應當認真閱讀并執行本項目指南、《202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和《關于202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與結題等有關事項的通告》中相關要求。
1. 依托單位應當按照要求完成依托單位承諾、組織申請以及審核申請材料等工作,于2025年9月22日16時前通過信息系統逐項確認提交本單位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
2. 為實現重大研究計劃總體科學目標和多學科集成,獲得資助的項目負責人應當承諾遵守相關數據和資料管理與共享的規定,項目執行過程中應關注與本重大研究計劃其他項目之間的相互支撐關系。
3. 涉及科技倫理與生物安全的項目申請,須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倫理準則,并上傳相應證明材料。
4. 為加強項目的學術交流,促進項目群的形成和多學科交叉與集成,本重大研究計劃將每年舉辦1次資助項目的年度學術交流會,并將不定期地組織相關領域的學術研討會。獲資助項目負責人須參加本重大研究計劃指導專家組和管理工作組所組織的上述學術交流活動,并認真開展學術交流。
(五)咨詢方式。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交叉科學部交叉科學三處
聯系電話:010-62327096
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平臺介紹:
我單位主要從事全國科技成果評價(各國家一級協會)、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咨詢、項目戰略研討、專家考察調研、科技政策培訓、企業內訓等相關業務。在科技咨詢領域具有很強的政府背景、行業渠道、人脈資源及專業能力,為廣大科研工作者及科技型企事業單位提供專業化服務。
? ???擅長項目:?國家級科技成果評價(全領域)、社會科技獎勵、標準制定及參編、專精特新“小巨人”、制造業單項冠軍、國家企業技術中心、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等。
近期相關科技培訓:
8月13—16日重慶|“十五五”重點課題前期研究謀劃暨2025年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和科研平臺建設運行、科研資金全過程管理使用高級研修班
8月13-16日青島|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AI)賦能科技成果評估轉化與高價值專利布局高級研修班
9月10-13日西安|“十五五重點項目儲備謀劃與科技項目申報、科研平臺建設運行、經費使用管理”專題培訓班
9月17日—20日深圳、10月22日—25日蘇州|“十五五”重點課題前期研究謀劃暨2025—2026年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和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運行、科研資金全過程管理使用高級研修班
9月23日—25日北京|科學技術獎勵申報全流程規劃與2025—2026年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和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運行高級研修班
國培基地 |關于舉辦2025年初級、中級、高級技術經理人培訓班的通知
培訓長期舉辦,如有相關需求及培訓報名請及時聯系: 王主任, 電 話:13426056628(同微信)
?(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及時了解最新科技政策消息及近期科技培訓計劃動態。)
本文地址: http://www.t3-p.com/10923.html/ 轉載請注明出處!